省赛每年3月、国赛每年5月
1、竞赛目的、理念
蓝桥杯大赛由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举办。自2010年首届比赛以来,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超过1200余所院校,累计20万余名学子报名参赛,IBM、百度等知名企业全程参与,成为国内始终领跑的人才培养选拔模式和行业认可度最高的IT类科技竞赛。依托该项赛事构建起从学校到职场、从线下到线上的泛IT领域人才学习及职业生涯助力系统,服务于泛IT领域人才的成长。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参加电子类比赛,比赛科目包括嵌入式设计与开发、单片机设计与开发、物联网设计与开发(2020年新增类型),答题形式为闭卷答题(理论与实操)。比赛时选手不能携带资料,比赛时长五个小时。
2、竞赛特色
蓝桥杯个人赛电子类嵌入式设计与开发项目强调竞赛项目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比赛采取全封闭的形式,参赛学生须在五个小时内基于STM32F103 (ARM Cortex M3)平**成客观题与实操题的解答。其中:客观题总分占比为30%,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电路原理等专业知识;实操题总分占比70%,考察了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学生使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完成一个指定的具有实际使用意义的设计开发与调试任务,并下载测试平台进行实测。
3、竞赛官网链接
二、竞赛组织情况
1、竞赛组织团队介绍
本竞赛由北京化工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负责指导。
主要成员:
袁洪芳,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主要负责竞赛规划、组织与协调;
曹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师,主要负责嵌入式系统培训;
吴迪,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师,主要负责竞赛笔试部分培训。
2、竞赛具体组织情况
每年十月组织报名,报名结束后对预报名队员进行C语言能力测试,要求在指定时间内解析指定硬件驱动程序段功能并说明其作用,依据测试结果产生预报名名单。对预报名队员进行竞赛硬件平台培训并分发开发板,要求完成指定模块开发工作。在十二月初检查模块完成情况,筛选产生最终参赛队员,上报组委会。正式报名队员将每两周复现一道历届赛题并集中点评。春季学期开学第二周进行模拟竞赛,含笔试与实操,准备参加三月的赛区初赛。进入国赛的队员参加四月的强化培训备战五月国赛。
承办学院:信息学院电工电子中心
面向专业、年级:信息学院全部专业及理学院电科专业、国际教育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二、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