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院一流专业以及一流课程建设,2020年11月6日,我院信工系于昌平校区图书馆三层第一会议室召开了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王志军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侯建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北京市教学名师王俊以及华北电力大学电工电子中心主任孙淑艳。与会学院领导有信息学院院长俞度立、教学院长李大字、科研院长张帆、信工系主任尹嫱、电工电子实践中心主任袁洪芳以及部分学院教师。
会议开始,信息学院教学院长李大字老师首先介绍了学院的教学工作以及一流专业建设情况。我院自动化专业现已获批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了“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同时,我院建立了多个实训实习基地以及开设了多门竞赛类实践课程,建设了卓越工程师双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后,我院信工系主任尹嫱做了信工系发展介绍。主要介绍了电子信息工程以及通信工程专业近三年的建设情况,包括专业特色与定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师资力量、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成效等。
会议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王志军教授做了“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专题报告。他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时代中“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造就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次“质量革命”;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则给新时代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了“中国方案”。
他强调,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建设必须围绕“新工科”的内涵来建设,人才培养必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时代发展与产业行业要求的工科创新人才,其中主要建设方式可以通过“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产教融合”“系统大工程观”等。
说到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他指出,一流专业的建设,必须靠平时的成果积累,并依托学校的优势特色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定位;而一流课程的建设,则主要围绕“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三个方面,通过内容先进、教学方法先进的课程来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包括知识、素质、思维等。
会议最后,专家和与会教师就“信工专业如何与国防领域相结合”“教学改革如何运用到大班授课中”“教学层次的研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通过本次会议,我院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有了更明确的思路,会议内容也给予了教师们在授课过程的一些教学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