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3月,由原自动化系和计算机系合并而成。学院下设4个系:自动化系、测控技术系、计算机系、信息工程系;2个部级研究机构:智能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化工行业系统仿真工程技术中心;10个校级研究机构:自动化研究所、测控技术研究所、计算机模拟与安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微流控芯片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软件工程与智能计算研究所、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共融机器人研究所和人工智能研究所;跨学科跨学院设置的机构有:化工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全科学与监控工程中心,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我校设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系统故障预防及监控基础研究实验室、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基础研究实验室等。此外,还有2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2个院级教学实验中心:自动化与测控系统实验中心和计算机系统与通信实验中心。

学院有一支学术造诣深、富有创新精神和敬业爱岗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51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国家有特殊贡献专家1人、国家特聘专家2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1人、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1人、俄罗斯外籍院士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3人。专任教师中,正教授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0人,副高职42人,专职辅导员5人(其中研究生专职辅导员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9%。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培养信息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形成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工程硕士研究生以及留学生等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6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4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专业入选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另外,学院下设1个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自动化实验班。目前在校博士与硕士研究生750余人、本科生2500余人。

在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上取得突出成就。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北京市、教育部等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以及国防特色专项科研项目共300余项;承担中石化、中石油等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私有企业等委托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成果转让方面的横向项目2000余项;国际国内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译著4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5项

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北京市精品课程4门;获得各类科技奖励30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以上4项,行业学会科技奖励一等奖以上5项自主开发的《计算机仿真教学软件》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大等60 多所大专院校使用, 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多功能计算机过程与控制半实物仿真实验系统(MPCE)已经推广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几十个单位作为科研与教学的主要实验环境。

学院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关系,开展本科生、研究生的合作培养,以及科学理论、工程应用等多方面多形式的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