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

发布人:信息学院发布时间:2021-09-28浏览次数:248

袁泉: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化工大学引进人才。

本科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2012年北京大学微电子系(集成电路学院)博士毕业(硕博连读),UC Davis短期访问研究生。20122021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硕导,入选中科院青年人才促进会,受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师,20217进入北京化工大学信息学院。长期从事微纳技术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在人工智能微系统、硅基MEMS谐振器件集成电路芯片方面研究成果受到行业关注。

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人才项目等,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项目、中国科学院人才项目、科学院地方合作项目等共十余项。近年来,专注科技前沿与应用研究共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申请中国专利12项,授权8项,1项美国专利已转让公司。合著多本书籍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Springer, 2018,《无线网络微传感器芯片系统》(科学出版社, 2018)等。担任多个国内外重要期刊审稿人IEEE Trans. on Nanotech., 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J.Microelectromech. Syst., J. M.M., J.Mater.Research.等。


联系方式:

邮箱:yuanq@buct.edu.cn; 信息楼310室。


研究方向 Research Direction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算法与微纳硬件系统、ASIC芯片设计、智能微机电MEMS传感器与时钟器件、纳米仿生器件与微纳新能源器件。研究方向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欢迎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微电子类、自动化类、物理化学类、材料类、机械类、生化类等理工专业学生加入。


主持科研项目 Research projects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基于高性能MEMS可调谐振器的压控振荡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机械耦合谐振器的MEMS超窄带滤波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新型射频高Q微纳谐振器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

超高Q值谐振器件

青年科技人才推进计划项目(中科院)


代表论文Research Papers

[1]. Q. Yuan,W.Luo,e tal, IEEE Trans.on Electr.Dev., V. 65,Iss. 5,2015,1605-1608.

[2]. W. Liu, Z. Chen,…, Q. Yuan*, et al, J. Micromech. and Microengineer., V. 31, 2021.2.

[3]. L. Wang, …, Q. Yuan*, et al, J. Micromech. and Microengineer., V.31, No. 1, 2021, 015009.

[4]. Z. Chen, X. Kan, Q. Yuan, et al, Scientific Report. 10, 4795, 2020.

[5]. Z. Chen, F. Wang, Q. Yuan, et al, Sens. Actuators, A:Physical,2019

[6]. J.Zhao#,Q. Yuan#,et al,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Sep,2018,24(9)

[7]. M.Han#, Q. Yuan#,et al,J.Microelectromech.Syst.,Vol.23,Iss.1,2014, 204-212.

[8]. X.Sun#,Q.Yuan#, et al,Sens. Actuators, A,Vol.188,Dec2012, 190-197.

[9]. X.Li, Q.Yuan,et al, J.Appl.Phys.,Vol.111,No.7,Mar2012, 7341-7343

[10]. Q.Yuan,B.Peng,et al,Transducers2015,Alaska,USA,July,2015, 1968-1972.


研究成果Research Achievements

通过人工智能与微纳芯片的软硬件结合,在半导体硅基传感器与芯片基础上,实现新型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柔性材料、压电材料、磁性材料的制备和系统集成,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时感知与交互的微纳机器人系统。

针对下一代无线通信与物联网应用需求,已开发多种高性能、可集成硅基射频MEMS谐振时钟器件。国内首次制备MEMS谐振器, MEMS振荡器、MEMS VCO、MEMS时钟、原子钟和窄带滤波器等,部分指标优于国外构建新型射频系统。

针对智能可穿戴、脑科学系统的需求,开发高灵敏度生化传感器,集成柔性可穿戴器件、低功耗无线信号传输系统、微纳供能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生化信号实时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