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邀百年工业传感器品牌特勒美科传感器,在昌平校区成功举办了“百年传感行|工程师面对面技术交流会”专题活动。特勒美科传感器中国区总经理刘淑杰、产品经理刘会龙、销售经理陈子良,智教新媒项目负责人甄浩然,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产教融合代表,北京化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李大字、信息学院实践教学中心教师冯晓东、邢藏菊、电工电子教学中心教师金玲等共同出席本次活动。信息学院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李大字在交流会上发表致辞,对特勒美科传感器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到,特勒美科传感器创立1924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是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传感器专家、机电式传感器的技术引领者。特勒美科传感器长期深耕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她讲到,信息学院一直以来都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施教-产-创融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每年举办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计划活动,包括“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和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赛、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等30余项学科竞赛,屡获国际、国家和省部级奖项,每年参与学生达2000余人次。她希望同学们抓住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感受实际工业技术与学校理论学习的连接和差别,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大创项目、校企合作项目,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甚至是实际工业、行业问题,提升自己的工程创新能力。

特勒美科传感器中国区总经理刘淑杰在大会上讲话。她说,这次活动是一次打通“课堂-产业-未来”的桥梁工程。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百年传感校园行将从工业传感器技术科普、场景应用出发,剖析工业自动化系统全貌,梳理工业传感器前沿技术和应用案例,建立行业认知,打破课堂理论与工业实践的断层,搭建产学对话的桥梁,让同学们直面真实工业场景,助力培养兼具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基础与卓越实战能力的新生代工程师力量。

活动以“工业传感器技术与应用”为主线,特勒美科传感器工程师团队从技术原理与场景应用双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了工业自动化系统中传感器的前沿发展趋势与典型应用案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剖析,帮助来自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同学们构建起对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认知,深化了对传感器在智能制造中关键作用的理解。
在“工程师面对面”交流环节,各位工程师结合自身职业发展路径,围绕技术进阶与个人成长主题,与同学们展开坦诚对话。工程师们以“过来人”的身份,解答了同学们在专业学习、技术实践和职业规划中的困惑,分享了职场成长的经验与思考,为同学们拓宽视野、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参考。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此次活动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的面对面交流,不仅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也为学院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拓展校企合作渠道,搭建更多元的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平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