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咨询电话:010-64436719
专业设置:
自动化类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人工智能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信息技术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
建院历史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00年由原自动化系和计算机系合并成立,经过多年建设,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流程工业检测、控制、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已具备了较高的影响力、很强的综合实力和鲜明的特色。控制科学与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和我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自动化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级和北京市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北京市一流专业。
名师荟萃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人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3人
国家有特殊贡献专家1人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
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
北京市优秀教育团队1个(计算机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
培养特色
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显著,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宗旨,培养具有化工特色的电气信息类新型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科研实力
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及教改项目6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及青年项目47项,与企业合作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到款7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3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国家软件著作权2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奖及教育教学成果奖10余项。
专业内涵
◇自动化类
实施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大类招生,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制造领域,形成智能信息检测、传输、处理、控制、应用等信息工程技术贯通。按照“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规划思想,学生入学后,经过数理基础和工程基础的学习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按照自主选择和择优原则进入相应的专业。
·自动化:成立于北京化工大学建校之初,是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级和北京市特色专业。所依托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尤其在流程工业的仿真、优化、先进控制等方面成绩显著。主要有三个方向:化工控制工程、控制理论及应用和智能数据处理与智能控制。本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创办了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与多家行业主流企业签署了工程实训协议,系统实施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化培养。
·测控技术与仪器:测控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源头,也是信息产业的基石性专业方向。本专业与自动化专业同时成立于1958年,经过多年发展,在国内石油和化工生产过程的检测及控制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在石化过程参数测量、化学量测量、先进测量和控制方法、智能检测技术、信息量检测、油气管道的检测以及生产过程安全监测等领域,具有鲜明的技术特色。专业近年不断充实教师人才队伍,固本开源,在前沿新兴产业和交叉学科领域如现场即时检测器件、可穿戴、智能建模与软测量、智慧医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果,丰富了学科内涵。专业秉承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在打造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的同时重视实践,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市级赛事,形成充实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队伍。
·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主干专业,本专业以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器件为依托,培养学生掌握电路与电子学、信号系统与控制、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计算机技术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移动互联网、交通运输、物联网等领域的语音、图像、视频信息的探测与传输、智能化处理、设备与系统的设计开发。
·通信工程:通信技术是实施我国工业信息化战略的核心支撑,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通信电子电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现代通信系统中信息的传输、存储、交换、组网、处理等技术和系统设计方法。特色方向包括无线通信、网络通信和多媒体信息处理,培养具备下一代通信技术与系统、通信网知识的高科技人才。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北京化工大学根据国家发展需求,2019年申请2020年获批的新专业,该专业面向前沿高新技术,结合学校“大化工”特色,以“人工智能+”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科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工智能领域专门人才,并针对化工过程领域里的检测信息,以智能传感与信息系统为基础,感知、融合、智能处理为主线,培养智能感知,信息融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智能化数据分析与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创新人才。
◇计算机类
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信息技术方向)专业大类招生,面向“新工科”的信息技术领域,进行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与开发、算法研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运维等信息工程技术的培养。按照“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规划思想,学生入学后,经过数理基础和工程基础的学习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按照自主选择和择优原则进入相应的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我校传统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在石化行业信息化应用需求系统构建、过程工业数据挖掘、软件测试和软件可靠性、信息安全和信息服务、可视计算机与网络计算等领域具有优势和特色,以“强化基础、突出能力、注重素质、面向创新”为指导思想,以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支撑,以信息科学为平台,形成了特色鲜明和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信息技术方向):本专业以计算机科学、数理统计和人工智能为基础,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挖掘、可视化和数据安全等技术,推动并引领“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在各应用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具有从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相关的计算机类软硬件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数字媒体艺术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掌握传统数字媒体艺术内容创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算法,熟练使用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掌握各类数字媒体设计、开发、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好的美术素养和扎实的编程能力。学生二年级由工业设计类分流到该专业。
毕业去向
国内深造院校: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
国外深造院校: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福井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德国锡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
就业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公司、西门子公司、百度公司、阿里巴巴公司、腾讯公司、新浪微博、网易公司等。
知名校友
潘 瑛——ABB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杰灵——深圳市爱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志鹏——原北京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委书记